2016年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中,將“互聯網+”列人 了2015年十大新詞和十大流行語之中,而2015年也成為公認的“互聯網+” 元年。從這一年開始,“互聯網+”這一概念便開始了擁抱傳統行業的行程, 傳統物流行業就是其中的一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傳統物流企業紛紛將 “互聯網+”納人自己的發展戰略之中,走上了轉型之路。 傳統倉儲的壓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電子商務自興起以來便得到了飛速 發展,同時也帶動了快遞、倉儲行業的快速發展。 據了解,我國的快遞業務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更是在2014年以140億件的成績超越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2016年7 月18日,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郵政行業運行情況》顯示, 2016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達到了1714.6億元,同比增長 43.4%;業務量達132.5億件,同比增長56.7%。 事實上,我國快遞業在近年來的發展一直保持著50%以上的增速。 2016年1月6日,在中國倉借指數發布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會長何黎明在講話中指出,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在2015年預計可達220萬億 元,比五年前增長70%左右;這五年間年均可比增幅大約為8.7%。 單從數據上看,快遞業的發展增速喜人,前景可謂非常光明。然而, 在這欣欣向菜的表面下依然存在著隱憂。在“電商一物流”這一產業鏈條 上,位于最前方的快遞業是直接與消費者打交道的,但是他們的派送工作 卻與后方的倉儲有著極大的關系,只有運營流暢的倉儲才能提供有力的支 撐。
現在的問題就是后方的倉儲眼不上爆發的營業額,所以“爆倉”問題 頻頻發生。 隨著電商的蓬勃發展,作為物流重要環節的倉儲所面臨的壓力也日漸 增長。在如此形勢之下,傳統倉儲進行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在整個電子商 務鏈條中,資金、信息都已經日趨完善,倉儲物流若還不進行突破的話, 就會成為一個絆腳石。 傳統倉儲所能發揮的作用實在是很有限的,基本上就像一個臨時的中 轉站,是寄存商品的一個場所,只需通過叉車進行入出庫就可以了。而與 電商相配套的倉儲則需要較高水平的庫品管理。如今,電商已經成為商業 領域中一股勢不可當的力量,對物流的要求自然也不再簡單,而是要求可 以優化全供應鏈;即便達不到這個程度,最低也得做到倉配一體化。
在電商模式下,商品已不像傳統的出庫、人庫那樣簡單了,所以,為 了更好地為電商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就必須將物流倉庫以及各項配套設 施建設得更加完善,進一步走向信息化、智能化。 “三化”是大勢所趨 如上文所說,傳統倉儲進行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那么方向在哪里呢? 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互聯網+”為其指明了方向,即信息化、自動化和 智能化。 “點對點”運輸的傳統倉儲物流在如今多元化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已經突 顯出疲態,無論是運輸效率還是時間成本都明顯落后于時代的發展。所以, 在各傳統行業爭相擁抱“互聯網+”的時候,物流行業也注人了互聯網這 一新鮮血液,開始借助網絡平臺的力量進行配送關系的協調,實現自身的 變革轉型。
當傳統行業與現代化技術碰撞在一起,爆發出來的能量是超乎想象的。 盡管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會給傳統物流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但在逆境中 求得生存的物流業卻能夠在抵抗住沖擊的同時創造出新的生態。 如今,國家鼓勵并支持全國各地的倉儲單元積極應用全新的信息技術, 例如,物聯網感知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智能化物流裝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