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2008年為危機開始第一階段,亞洲承接美歐發達國家產業轉移,危機造成亞美歐三大洲貿易跌幅率先顯現。由于危機爆發于2008年8月,受前8個月增 速的拉動影響,2008年全世界國際物流出口增速2.0%,物流進口增速亦為2.0%。相對于2007 年,2008年全世界物流進口與出口變化率分別達到一4.0%的幅度。2008年相對2007 年出口跌幅變化率排序為中國11.0%,亞洲7.0%,北美3.5%,歐洲3.0%,南美 中美1.5%,獨聯體1.5%,非洲1.5%,中東1.0%。2008年相對2007年進口跌幅 變化率排序為中國9.5%,獨聯體5.0%,歐洲4.5%,北美4.5%,南美中美4.0%, 亞洲4.0%,中東4.0%,非洲1.0%。
可以看出,在進入危機的第一階段,中國與亞 洲的物流出口受到沖擊的壓力是最大的,其國際物流進出口變化率反應度排位在前,其次是北 美、歐洲及南美中美,而美洲與歐洲受到危機打擊最大。中國與亞洲是承接美歐產 業轉移的第一承接區域,所以其在危機一開始即受到較大沖擊。而與亞洲一樣不 可置身事外的是美洲與歐洲,三大洲同時對貿易關系作出下跌反應。另外,轉型的 獨聯體正處于亞洲新興工業國曾經在第一階段走過的道路上,即進口替代并行于物流出口導向轉換時期。這一階段國際進口物流受到沖擊是不能避免的。作為消費國的美歐國家進口市場首先受到沖擊,并直接影響亞洲與中國。
但是,第一階段是2008年8月開始的,危機并未全面展開,而進入2009年全面展開時的跌幅則更能顯示不同區域進出口受到危機波及的承受能力。 第二,2009年為危機全面擴散第二階段,亞洲內需市場巨大,開始顯示一定的貿易跌幅恢復能力,美歐非獨聯體恢復無力。進入2009年,全世界物流進出口全面萎 縮進入負增長,國際快遞出口為一13.7%,進口為一13.1%。相對于2008年,危機全面展 開,全球物流出口萎縮變化率幅度達一15.7%,進口萎縮變化率程度達一15.1%。2009 年相對于2008年出口跌幅變化率排序為歐洲25.3%,中國18.5%,非洲17.9%, 南美中美17.0%,中東16.7%,北美16.3%,亞洲16.2%,獨聯體15.7%。2009 年相對于2008年國際物流進口跌幅變化率排序為南美中美43.7%,獨聯體36.7%,非洲 29.5%,中東23.7%,北美16.7%,歐洲13.8%,亞洲13.5%,中國6.4%。 3.總體評價:危機前后世界主要區域進出口波動幅度 2009年,世界危機進入全面展開階段。這一階段,在世界三大經濟區域亞美歐所顯示的特點發生逆轉,亞洲跌幅變化反應程度不再像其他區域那樣急驟加劇, 反而顯示出較強的貿易沖擊的抵御與恢復能力,而美歐經濟區域則較上一年反應 態勢繼續擴大,且下跌反應程度較高。
究其原因,亞洲在國際物流進口市場的吸納能力上表現出色。這說明亞洲具有較為廣 闊的市場,建立了梯度關聯的區域產業互補關系,對于抵御歐美產業鏈條斷裂形成 的貿易波及形成了良好的抵御反應機制,且自身經濟增長未盡時日,具有自我恢復 能力。其中中國反應最為出色。 另外,獨聯體、非洲等國家和地區處于亞洲新興工業國在第一階段曾經走過的 道路上,即出口導向并行于進口替代轉型時期。在危機全面擴散時期,該區域國際物流進出 口受到沖擊的擴大是不能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