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業革命后以英國為代表的一批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搶占資源和瓜分市場,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原材料來源和最終產品市場的全球化。而當代的經濟全球化與那時相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體現出了很多新特征。當代經濟全球化的一般特征生產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發展到20世紀后半葉已經與歷史上的經濟全球化有了很大的區別,表現在生產方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
生產分割是當今經濟全球化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也是區別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在其生產段)和服務鏈理論中,認為要素的專業化優勢導致了生產過程分割為不同的生產段,并通過服務連接起來。而這些連接活動包括了協調、管理、運輸和金酒服務等。他們發現,國際生產分制,不僅發生使跨回公司內部,也發生在不同企業之間。一般認為這是最早提出生產分割的理論。關于分割的一個共識是一個國家可以精細地專注于某些自己具有此較優勢的生產過程,通過把生產過程的不同部分配置在不同的國家,并進行國際協調,世界經濟通過提高生產效率而獲得很大的收益。在生產分割方式下,產品不是在一個工廠,也不是在一個國家,甚至不是在一個大洲完成生產的。亞洲、美國和歐洲的企業都進入到蘋果產品的生產中,如果要追溯到原材料,涉及的地域范圍就更廣。
美國本土負責設計、軟件開發、管理和營銷,英特爾和三星為蘋果生產芯片,中國臺灣的和碩以及廣達為其生產零部件………最后富士康完成組裝。因此,世界貿易組織在2005年發起了稱為“世界制造”的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