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以后,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擴大,海運經濟國際化程度加深更快,海 運經濟的發展以國際市場為導向更加明顯。在海運業當中除航運主業早已進入國際市場之外,集裝 箱、船舶生產以及船員勞務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融入國際市場,這是海運經濟在該 時期的一個特征。 第一,集裝箱出口。 20世紀70年代以后,集裝箱運輸成為世界海運的一場革命,集裝箱的運輸量 劇增,集裝箱的需求量隨之擴大。
中國的集裝箱的運輸起步雖早,但在20世紀80 年代發展緩慢,不但集裝箱的使用量小,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集裝箱的生產能 力也很低。在80年代,中國的集裝箱主要依賴進口。世界集裝箱的生產基地流 轉較快,日本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制造國,在世界集裝箱產量中占50%的 份額,但是到1989年只占世界產量的3%。①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取代日本的地 位。1989-1991年,韓國集裝箱產量分別占世界的46%、44%、38%,居世界首 位;中國臺灣地區分別占13%、13%、31%,排名世界第二位;中國所占分量較小 1992年,中國集裝箱生產量上升到18.77萬TEU,成為世界第二大集裝箱 生產國,僅次于韓國;1993年底,中國集裝箱工業協會(CCIA)成立,由集裝箱生產廠 家、部件制造廠家、技術開發科研機構等共84個單位組成,該協會的職能是制定 發展戰略,協助廠家組織生產,尤其是在協調成員單位的銷售價格上發揮較為重 要的作用,避免國內企業的惡性價格大戰,協會的成立進一步推動集裝箱制造業 的發展。
1994年中國已有39個集裝箱制造廠,這些集裝箱制造廠大多數是中外合 資企業,從國外引進生產線。1994年,中國以45萬TEU占世界的41%,遠遠超 越韓國的13萬TEU和中國臺灣地區的6.5萬TEU,成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生 產國。同時,中國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獨立生產ISO型集裝箱,令世界海運界 刮目相看。從此之后,世界的集裝箱生產基地轉移到了中國,我國集裝箱的產量一 直占據世界市場的最大份額。1998-2001年,中國的集裝箱產量分別占世界的 69%、77%、83%、82%。這表明,中國集裝箱生產的供給很大程度 由國際市場的需求來支配。 進入90年代之后,隨著造船工業軍用轉民用的加快,造船實力大為提高,開始打 進國際市場。據勞氏船級社統計,1992年全世界造船1506艘,1860萬總噸,其 中中國造船38艘,360735總噸,位居世界第9名。
① 中國的船舶制造擁有自己的優勢:價格低、交貨準時、質量好,而且國內政治 穩定。此時,中國的地方造船廠的生產也開始面向國際市場。1993年挪威、日 本合資的挪威吉爾散貨船公司向中國大連造船廠訂造兩艘4.7萬載重噸散貨 船,為大連造船廠出口船舶打開突破口;
②同年,國營伊朗伊斯蘭航運公司向中 國訂造4艘2.5萬載重噸雜貨船,由上海和廣州的造船廠各承造2艘。
③ 我國造船業的競爭力還體現在它已有多年的出口經驗,與一些國外船東保 持著良好的關系。1992年中國造船工業總公司的完工量111.7萬噸,其中出口 59.72萬噸,占53%。此后至1998年,該公司的完工量趨于上升,出口比例除 1995年外其余均超過50%,其中1996年和1997年分別高達85%和86%。船舶出口在鞏固和發展原有出口市場的基礎上,又開辟了日本、韓國、加拿大、希臘、馬來西亞等新的出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