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21
日本在海運話語權方面不遺余力,也是其追求政治大國的內容之一,主要
體現在三個方面。2007~2015年向IMO提
交提案數量情況達到1127項,居世界首位。二是積極謀劃建立國際海運組
織。針對海運政府間組織、政府間相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所在地由歐美壟斷
的局面,經過長期努力,于1955年實現了國際港口協會落戶日本,至今也是唯
一總部設在亞洲的國際非政府間海運組織。
以國家力量重點“運作”,與歐盟500多年和美國100多年持續居于海運強國的歷史相比,日本依
查看更多內容
-
2019-11-21
適應船舶大型化的同時,在隱性和關系型契約推動下,有效支持適應經貿、臨港產業發展。基于對進口資源的嚴重依
賴,臨港形成龐大的資源儲存能力,其中形成了約170天的石油儲備(政府戰
略儲備約90天,企業商業儲備約80天),高于國際能源署建議的120天中斷
供應的水平。4.構筑海運共享產業鏈,提高航運權益控制和服務創新
依托財團協調、隱性契約和企業間互信機制,構筑海運產業鏈,促進共同
發展。
日本財團以大型金融機構為核心,投資涉及多種產業日
本三大船公司
查看更多內容
-
2019-11-20
根據傳統成本計算方式進行的成本管理
傳統模式中對生產成本的掌握是在傳統成本計算的基礎
上進行的。管理者成本和保管成本等間接成本以發貨方和產
品為基準,按出貨量和出貨作業時間等比例配置,但這并不
意味著比例高的發貨方和產品其間接成本就高,反之,作業
工序和作業整理等間接成本率呈下降趨勢。由于通過CMS
(Cost Management System、成本管理體系)可以掌握合理成
本,其內容也趨于高性能化。
跨境物流部是企業的成本中心,所以,以生產廠家為中心的
這種成本管理系統作為企業自有系統被開
查看更多內容
-
2019-11-20
最大的區域政治、經濟集團,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大航海以來造就的全球性大國都在歐洲,但都沒有取得最終的正果。影響合作內容囊括政治、經
濟、軍事等多個方面。從政治上看,歐盟國家通過實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聯合國的一致性
直接提升其全球影響力,法國、英國是常任理事國,早期殖民地與歐盟有千絲
萬縷的聯系,海外國土有利于歐盟迅速對全球事務做出反應,但面對自身復雜的地緣政治形勢,歐盟成員國中22個是北約成員,軍事上與
美國保持密切合作,發揮其在全球的影響力。
查看更多內容
-
2019-11-20
歐盟是擁有28個成員國的政治經濟實體°,陸域面積437萬平方公里,人
口5.07億。得益于大航海時期殖民地掠奪、擴張,歐盟有龐大的海外國土,主
要集中在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麥等。
大大拉近了歐盟與世界各國
的距離,也成為其全球快速反應的基地。歐盟地緣政治復雜,一是內部關系復雜。歷史上歐洲各國長期處于強鄰
國狀態,各國之間戰亂不斷,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策源地,難以像一個國
家一樣取得共識、采取一致行動,英國曾是歐盟成員,2016年又公投“脫歐”。
二是長期強國
查看更多內容
-
2019-11-19
鄭和之后的海上力量與貿易
以鄭和下西洋為代表的中國航海事業,在當時可謂波瀾壯闊,令人嘆為觀
止。無論是航海技術、造船技術,還是組織管理水平,在當時世界上都處于遙
遙領先的地位。但終歸是縣花一現,鄭和去世之后,明朝終止了遠洋航海活
動,甚至走向令人遺憾的“海禁”,其中緣由也是眾說紛紜。
(1)鄭和下西洋政治意義遠大于經濟意義
(2)“厚往薄來”的經濟貿易政策,使航海活動最終失去經濟支持。
查看更多內容
-
2019-11-19
對鄭和下西洋的動因更是眾說紛紜,包括尋找建文帝下落、包抄帖木
兒汗國、發展海外貿易、提高中國威望和推行明成祖倡導的“世界秩序”等,就
是“天朝禮制體系”,實現天下“共享太平之福”,可能以后兩者為主。這種根
源于中國傳統的儒家禮制思想,也就是鄭和船隊區別于葡萄牙、西班牙船隊探
險掠奪之處,沒有侵占別國領土,沒有掠奪人口,沒有搶奪財物,相反,給予所
到之處大量賞賜,形成朝貢體系。
航海動力和國力的不同,使得東西方航海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著名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在全面分析了當時的世
界歷史后,相對于鄭和
查看更多內容
-
2019-11-19
我國先祖為海上貿易和世界
文化交流提供了支撐,也從中促進了我國古代文化與經濟的發展,即使到了宋
朝,海運貿易關稅一直是王朝重要的稅收來源。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曾出
現1405~1433年,其輝煌業
績彪炳史冊,建立了海上絲綢之路網絡,向海外國家,為
建立亞非國家區域間的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提高了中國當時在各國間的威望。
梁啟超將鄭和、達·伽馬和
哥倫布稱為“是并時而興的海上巨人”,但與幾乎同時期的葡萄牙大航海戰略相比,
明朝航海遠遠沒有
查看更多內容